银针破淤疏通经络,武学三医院康复科帮助中风

京中网(湖北日报)讯(土凯庆通讯员)近日,武术三院康复科治疗室温馨舒适。中风后遗症患者余先生(化名)在家人的陪同下,郑重地向陈国梁递上一面鲜红的锦旗,上面绣着:“良药治愈病痛,慈悲巧手护健康”。
今年9月13日,于某因身体状况不佳前往五岳第三医院就诊。头部CT扫描结果显示,“左枕叶密度稍低,提示脑梗塞”。遗憾的是错过了溶栓的最佳时机,只能通过活血、护胃、改善侧支循环、服用药物等方法来缓解症状。有一些改善,但右肢无力、反应迟缓,d 没有改善。
看到家人患上这种病,9月27日,抱着“试试中医”的想法,家人带着于先生找到了武穴第三医院专门从事中风后遗症针灸治疗的医生陈国良先生,通过中医康复治疗为于先生寻找新的机会。医院康复科收治了患有“脑梗塞”的于某,并以银针为“武器”,开始了康复之战。
我们制定了结合四种诊断方法的计划,并用善意的话语缓解了他的焦虑。住院后,陈国梁询问于先生的病史和用药情况,通过“望、闻、问、感”四种诊断方法,对于先生肢体无力、反应迟钝的主要原因,准确判断其证型为“气虚、血瘀、动脉闭塞”。针对这种情况随后,陈国梁定制了一套以“醒脑、净化经络、补气血”为主、以针灸为核心的综合康复方案。
不过,第一次面对细银针的时候,余先生难免有些紧张,甚至有些抗拒。当时,陈国梁总是拦住他,用微笑和善意的话语安慰他。 “这银针是为了打通经脉,恢复你的体力,你放心,我会轻柔一些,慢慢来。”你的耐心和真诚的话语渐渐打消了于先生的恐惧。而他精准的定位和每次注射的细致技巧让他感觉专业又舒服。
治疗随着病情的进展,药物和针灸的效果会逐渐显现。经过第一阶段的治疗后,余惊喜地发现原本沉重无力的右肢有了轻微的气感。这是一个迹象经络的堵塞正在逐渐解除。更让家人高兴的是,于某反应迟钝的症状明显好转。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沉默寡言,现在可以慢慢地、有条不紊地与家人和医护人员沟通,甚至轻松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这个看似微小的进步,对于和他的家人来说,就像重生一样宝贵。 “没想到针灸竟然这么有效!”一家人兴奋地说。这个希望更加坚定了余继续治疗的决心,让他充满了康复的希望。
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治疗,于先生右肢肌力明显改善,反射基本恢复,符合出院标准。出院当天,家人热泪盈眶地紧紧握住陈国梁的手。
医院官员表示,鲜红的横幅不仅仅是为了向患者陈国梁医生致敬。对技术的认可y和医德也支持该院的中医康复治疗。这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在神经系统疾病康复领域的独特优势。武学三院康复科将继续发展传统医学,为更多患者的康复开辟希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