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报告显示实现全球温度管理目标仍面临挑
中新社北京11月5日电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4日发布的排放差距报告显示,实现《巴黎协定》确定的全球温控目标仍面临严峻挑战。呼吁各国利用现有成熟技术等方式,加大减排力度。据联合国官方网站称,这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三十届会议开幕前夕发布的报告显示,自《巴黎协定》签署以来的10年里,全球变暖的预测范围已从原来的3摄氏度大幅下降至3.5摄氏度。然而,实现全球温度管理目标仍面临挑战。协议中规定,将气温升高限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2摄氏度的范围内,并努力实现全球气温管理目标。更严格的1.5摄氏度标准。根据《巴黎协定》,各国每五年提交一次国家自主贡献,概述它们为减少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排放而采取的措施。报告指出,截至今年9月底,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缔约方提交了新版本的承诺。报告显示,如果目前提出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得到全面落实,预计本世纪全球气温上升将在2.3至2.5摄氏度之间,略低于去年预计的2.6至2.8摄氏度。根据各国现有政策,预计气温增幅将为2.8摄氏度,也低于去年预计的3.1摄氏度。报告指出,计算表明,要将全球变暖控制在2摄氏度或1.5摄氏度,全球每年排放量需要d 到 2035 年,将分别比 2019 年的水平减少 35% 和 55%。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呼吁各国在日益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和越来越短的时间内加快减排并加大行动力度,以实现全球温度管理目标。同时,人们指出,现有的成熟技术提供了支持重要减排目标的可行解决方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指出,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低成本可再生能源的快速部署以及有效控制甲烷排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通过避免全球变暖0.1摄氏度,将对所有国家产生影响。报告强调,可以有效遏制损害程度、经济损失和健康影响,其中最贫困和最脆弱群体受到的影响最大。等。 (或更多)